主席专栏

论山寨产品与设计价值


图文: 红点主席Prof. Dr. Peter Zec | 2016-02-24

横跨世界各国,所有产业皆面临仿冒品这恼人议题,难有商业市场能幸免。从厨房刀具、时钟到牙刷,几乎全球所有成功产品,都经由各式手段(正)被抄袭;智慧型手表这类的穿戴装置更是不在话下,其仿冒风潮仍正在席卷全球。自1977年以来,德国山寨产品大奖- Plagiarius广邀全球公司行号、设计师与发明家将他们的原创产品与仿冒品,一并参加这充满讽刺意味的仿冒产品竞赛,并从那些偷窃他人创意的产品中,选出所谓的「最佳山寨奖」。

依据不同的产品属性,这些低于标准品质的盗版品,有时候甚至可能威胁性命,由其是如医疗器材这类的相关产品。仿冒品的种类或形式数以千计,自模仿产品其抢眼外观,到极细微的设计细节,从小规模,到工业级大量制造皆有所案例。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,要用肉眼分辨「厉害」的模仿品,或是「真品」几乎是不可能的。在这种恶性循环之下,不符标准的原料、材质被经常性地使用,导致设计品质低劣,消费者对便宜货的满意度也相对降低。


Plagiarius「最佳山寨奖」的奖座为有着金鼻子的黑色小矮人

孔子云:「见贤思齐」,意指效仿、学习好的人事物,这点我认同。模仿来自于人类深切的需求,这点毫无疑问;因为仿效的过程,同时是学习新技术的有效途径;唯独当模仿被滥用,变相与经济利益冲突时,才会使人反感;那些非出于尊敬或好学的抄袭,如同于制造祸害,造成他人经济利益的损失。在全球化的经济下,如雨后春笋般地山寨产品现象,对商业行为实为一大威胁,其中,问题的症结出在这些剽窃他人创意者,通常不会被罚以沉重的罚则。在我看来,要打击盗版产品,必须更有效率地建立一套通用于国际的标准。

产品仿冒潮猖獗成长,正为所有产业与设计发展带来艰巨挑战。我们不能忽略,每项新产品的发明,背后都来自于一个个重大且勇敢的决策;然而,这不保证其等同于好的经济获利;再者,创新意味其存在先天的失败风险。相对地,循着「高获利-低风险」的口号,这些模仿者选择了最简单的途径,盗取并利用良好的产品设计创意,而非付出成本投资在设计研发本身。


2012年Plagiarius德国山寨产品大奖得奖作品- Dyson风扇与其仿冒品

2010年,我与共同作者Burkhard Jacob在『Design Value – A strategy for business success』这本书中提到量化「设计价值」的方法,让各公司行号可计算出,借设计的帮助所转化产出的价值。为正确定义设计价值,我们同时创造出「设计资产」一词:不同于其他所有权的主要型式,「设计资产」相对矛盾地,在不转移所有权人的情况下也能被他人拿取。被掠夺的并非指产品本身,而是指其创造成功的机会。在剽窃初期,设计仍属于原设计者,只是设计师可能还毫无意识到自己已被「抢劫」。也就是说,剽窃者能在一开始能不断地偷取创意,直到当仿冒品流出市面时,原设计者才有机会发现,并干预其中争取权益。但通常到这种时候,剽窃者早已获取利润并造成伤害。举例来说,一个具有声望的品牌,可能被抄袭制成低于安全标准的产品,造成其商誉与品牌形象的损失。产品被抄袭的风险,相关因素多来自产品于市场上,流通时间的长短,及其制造过程的难易程度。当一项产品在市场上出现的时间越久,其被抄袭的机率也就更高。

然而,这并不代表原创者只能坐以待毙,设计师仍有许多途径能保护自己免于恶劣的仿冒抄袭。善用工业产权与发明专利等登记申请,可提升捍卫自身设计的机会。设计师也能透过如红点设计大奖这类具专业信誉的比赛,来为自身产品版权与智慧财产权佐证。来自具声望与权威的机构所颁发之奖项,于法律上亦能给予有效的保护与优势。新年度才正要开始,不妨借着以上方式为自己带来改变成长,保护你的创新创意!


『Design Value – A strategy for business success』一书封面

※本文同步刊登于「uDesign 有.设计」的设计专栏

同期报道